查看原文
其他

意大利西部片的兴起与衰落

2014-03-28 大旗虎皮 虹膜

1、什么是“意大利西部片”?

从1960年代到1970年代中期,欧洲出品了近600部西部片,意大利人把这种西部片叫做“western all’italiana”(意大利式西部片),而我们所熟知的Spaghetti Western( 意大利面西部片)是一个来自美国的称谓,这种叫法最早是美国电影工业发行这些意大利出品的西部片时贴的便签。但随着这种叫法的传播,欧洲导演认为这个称呼含有某种戏虐和嘲讽,加上这些西部片多数是成本较低、制作粗糙的喜剧和闹剧,所以当“意大利面西部片”在媒体和观众之间流传时,不可避免被赋予了“嘲讽”色彩。但对美国电影工业的人来说,这个称呼没有贬义。严格地说,意大利电影只占去了这些电影的90%,还包括德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的西部片,很多影片的制作是由多个欧洲国家共同完成的,比如《荒野大镖客》的演员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和德国,创作班底来自意大利,拍摄在西班牙完成。因此,有欧洲学者提倡把“意大利面西部片”统称为“欧洲西部片”(european western),但这个倡议最终没有被广泛接受,因为“意大利面西部片”的流传很早,而且已经在观众和电影工业中约定俗成了,最后成为这类西部片的代名词。人们至今延用着“意大利面西部片”,或者“意大利西部片”。克里斯托弗·弗瑞林的专著就叫“Spaghetti Westerns”,法国西部片研究专家雷蒙·贝卢尔(Raymond Bellour)、让-路易·勒特阿(Jean-Louis Leutrat)和苏珊娜·利昂德拉-吉格(Suzanne Liandrat-Guigues)等人都把“欧洲西部片”统称为“意大利西部片”


2、它是怎么兴起的?

欧洲很早就拍摄过西部片,欧洲人对西部片的狂热不亚于美国人,甚至比美国人更专注地欣赏和分析西部世界。从某个角度看,美国西部传奇给欧洲人提供了一个“新世界”(new world)的文化想象,那里是原始而富饶的,人们可以摆脱旧世界的困扰,一切都按照新的标准重新创立。在欧洲人看来,美国西部是一个自由、正义和平等的新社会,那里有梦想和未来。早在在默片时代,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Louis Feuillarde)、意大利导演文森佐·莱昂内和德国导演都拍过“准西部片”。但在1960年代前,欧洲西部片的制作数量很少,也没有形成潮流。所以,尽管莱昂内是“意大利西部片之父”,可他既不是历史上第一位拍西部片的欧洲导演,也不是第一位拍西部片的意大利导演。所谓“意大利西部片之父”,是指他真正在美学上和文化上推动了这个电影类型走上了广泛的商业成功,并奠定了这个亚类型的风格和意识形态批评的特点。

根据吉安·拉萨(Ghian Lhassa)和米歇尔·莱克(Michel Lequeux)的说法,1960年代意大利西部片潮流中最早的一部西部片产自意大利,是1960年乔治奥·西莫奈里(Ghian Lhassa, Michel Lequeux, Dictionnaire du western italien , Edition Grand Angle, 1983, Rome.)(Giorgio Simonelli)指导的《美元》(Un dollaro di s fida , 1960),几乎同时,西班牙人也开始拍摄西部片,1961年,美国导演麦克尔·卡雷拉斯(Michael Carreras)在西班牙拍摄了《野蛮之枪》(Sauvage Guns, 1961),影片由西班牙投资、西班牙人主演。第一部成功的欧洲西部片来自德国,1962年,德国制片人霍斯特·文德朗(Horst Wendlandt)和导演哈拉德·莱恩(Harald Reinl)合作拍摄了《银湖宝藏》(The Treasure of Silver Lake, 1962),影片根据德国著名畅销作家卡尔·梅(Kark May)的小说改编,这部电影是与前南斯拉夫合作拍摄的,由美国演员莱克斯·巴克(Lex Barker)和法国演员皮埃尔·布利斯(Pierre Brice)主演,讲述一个名叫维奈图(Winnetou)的印第安人的冒险故事。这部小成本西部冒险片在欧洲很受欢迎,刺激了意大利人把目光投向这个类型。他们学习西班牙人和德国人的做法,模仿美国西部片的样子拍摄成本较低的“伪美国西部片”,好满足意大利国内观众对西部片的热切需要。

《银湖宝藏》里有一位美国演员叫斯图尔特·格兰哥(Stewart Granger),他位不太出名的演员的本名却响当当,叫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跟与安东尼·曼(Anthony Mann)和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合作的美国大明星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同名。为了不让观众引起误会,他不得不用了艺名。结果呢,意大利人延用了这种做法,他们把演职人员的名字都换成艺名,但他们不是为了避嫌,而是故意制造误解,他们想让观众误以为那是纯种的美国西部片,以保证上座率。这种手段,即把意大利演员和导演的名字换成假的美国名,成为意大利西部片的一大特色。在莱昂内的《荒野大镖客》里,所有演职人员都用了美国名字。这些名字都是为了糊弄观众随便乱起的,很多美国艺名都很可笑,比如曾出现过Clint Westwood、Charles Southwood、George Eastman等,甚至有导演把名字改为为“John Fordson”,滑稽极了。这种做法的唯一目的是保证商业发行,当意大利西部片流行之后,意大利人又用回了原名,因为意大利名字要比美国名字更有号召力。

莱昂内的《荒野大镖客》上映时,也就是1964年,意大利出品的西部片已有24部,那一年意大利总共上映了27部意大利西部片,当然,所有这些西部片的影响加起来都比不上一部《荒野大镖客》。《荒野大镖客》上映后在意大利创造了票房连锁反应,成为当时意大利历史上最卖座的国产电影,真正开启了“Spaghetti Western”的发动机,意大利西部片因此成为潮流。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法国等国共出品了541部西部片 (Ghian Lhassa, Michel Lequeux, Dictionnaire du western italien , Edition Grand Angle, 1983, Rome.),这些电影多数制作周期短,主要在西班牙沙漠取外景拍摄,总是由一批相对固定的演员主演,他们不是玩世不恭的流浪者,就是冷酷寂寞的快枪手,这些影片成系列化,技术粗糙,表演夸张,趣味不高,到1970年代中期开始衰落。这种西部片在1960年代后期达到了创作上的成熟,表现出与美国西部片完全不同的美学倾向,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莱昂内对这场意大利西部片潮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上面的出品数量年度统计表 (Ghian Lhassa, Michel Lequeux, Dictionnaire du western italien , Edition Grand Angle, 1983, Rome),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他对这个潮流的影响。1964年《荒野大镖客》的成功,让那些模仿美国史诗片的意大利资本转向了西部片,西部片数量骤增。1968年,《黄金三镖客》的成功让这个类型达到了高潮。当莱昂内拍摄《西部往事》时,同时有74部西部片在意大利制作。之后,莱昂内宣布退出西部片,导致资本市场信心不足,制作数量回落。但在1971年《革命往事》的出现,再次掀起意大利西部片的制作高潮,晚期意大利西部片从颠覆西部片英雄原型转向闹剧般的政治讽刺,也是受到了《革命往事》的影响。到1973年,莱昂内制片了《无名小子》,此时意大利西部片已濒临终结,《无名小子》成为一部对美、意西部片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的作品。


3、不只有大镖客和强戈

很难想象有那么多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粉墨登场,名噪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又随着这个类型的衰落而迅速在历史上悄声匿迹,好像一场盛大的电影狂欢。除莱昂内之外,塞尔吉奥·柯布西(Sergio Corbucci)也是代表人物之一,此前他的创作已陷入低谷,后来他受莱昂内的帮助而重新崛起,成为西部片的主力导演。他的西部片以暴力和政治隐喻著称,代表作就是大名鼎鼎的《强戈》(Django, 1966),主人公是一个拖着棺材四处漫游的黑斗篷独行侠强戈,由意大利演员弗兰克·尼洛(Franco Nero)主演,他因救了一个女人的性命而卷入两个帮派的斗争,最后他被废掉双手,依靠十字架开枪而将匪徒一举歼灭。柯布西的《奇侠》(El Mercenario, 1968)和《大寂静》(Le Grand Silence, 1968)也代表他的风格,匪徒、杀手与豪侠的故事里充满了政治隐喻,演员的服装和化妆都比美国西部片夸张。柯布西喜欢表现了更复杂的枪支和武器,经常出现血腥场面的特写,并以出人意料的杀人方法著称,有满足猎奇心理的成分。《奇侠》的背景设在在墨西哥革命时期,开拓了意大利西部片的题材。《大寂静》由法国演员让-路易·特立格蒂南特(Jean-Louis Tritignant)和德国演员克劳斯·金斯基(Klaus Kinski)联合主演。在视觉上,柯布西没有莱昂内那么严谨和完美,但他重视政治讽喻和暴力场面的推陈出新。“强戈系列”后来被拍了近30部电影,都是意大利人跟风拍摄的粗制滥造之作,情节越来越荒谬、诡异和暴力。与柯布西的暴力风格相比,杜西奥·特萨里(Duccio Tessari)与蒙特格莫里·伍德(Montgomery Wood)——原名朱利亚诺·吉玛(Giuliano Gemma)合作的“天使脸”林戈(Ringo)系列则多了一点情节剧(melodrama)色彩。这个系列塑造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快抢牛仔,他于爱情,徘徊在狭隘的正义和女人之间。这个林戈系列的故事糅合了许多爱情纠葛和家族仇恨等因素,把古典戏剧的一些冲突元素放在了虚构的西部世界,并给西部片带来浓烈天主教色彩。《林戈》第一部非常成功,特萨里很快拍了续集《林戈归来》(Il Ritorno di Ringo, 1965),讲述林戈参加美国内战后回到小镇,因爱情失意而沉沦的故事。他被人废掉右手,最终与他的印第安朋友奋起反抗。《林戈》系列的作曲也是莫利康,其音乐风格大量借鉴了莱昂内的西部片音乐,比如对墨西哥哀乐和口哨的运用,几乎只是把莱昂内西部片的旋律改了改而已。由特伦斯·希尔(Terence Hill)和巴德·斯宾塞(Bud Spencer)主演的“特尼达系列”(Trinita)也比较著名。1967年,当朱塞佩·科利兹(Giuseppe Colizzi)拍《特尼达》时,特尼达还是一个相当严肃的人物,但到了1971年,恩佐·巴尔博尼(Enzo Barboni)的《人们都叫我特尼达》时,已经把特尼达变成一个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爱情、没有仇恨的玩世不恭的流浪牛仔,他出场时甚至不是骑着马,而是被马拖着走,他的靴子和马鞍则挂在一边。“特尼达系列”的成功让特伦斯·希尔在欧洲红极一时,成为意大利喜剧西部片的代名词。

意大利西部片中,有相当一定数量的喜剧片,其喜剧风格多数得益于莱昂内西部片的冷幽默。最有代表性的是费尔迪南多·巴尔迪(Ferdinando Bardi)的《小侠丽塔》(Little Rita Nel West, 1967),主人公是一个女扮男装的游侠丽塔,她只为钱活着,并与印第安人是好朋友。在她的流浪中,遇到了意大利西部片的所有著名主人公:特尼达、强戈和伊斯特伍德扮演的无名客。《小侠丽塔》可能是最早的“无厘头”电影,戏仿了许多美国西部片和意大利西部片的著名桥段,主人公甚至在剧中直接对西部片打发评论,特别有意思。当小侠丽塔与“无名客”在酒吧决斗时,两个人的子弹竟然连续3次打到一起。在这场戏里,巴尔迪直接用莱昂内两部的电影名字(“为了一小把美元”,“为了更多一点美元”)做对白。当丽塔遇到强戈时,强戈在坟场躲在十字架后,但不幸被小侠打中,他要求小侠让他像美国人一样死去,也就是说等他讲完自己的一生之后再死,他说:“印第安人和日本人都是马上就死,但我是一个著名的美国牛仔,我必须讲述完我的一生才能死”,直接嘲讽1950年代美国西部片的“死亡陈词”。这部西部片还用了动画作为开场和结局,比那些用男声合唱做背景音乐、英雄黯然离去的假庄严更有创意。另外一位著名的意大利西部片导演是塞尔吉奥·索利马(Sergio Sollima),他的《最后的决斗》(Faccia a faccia, 1967)是早期比较严肃的意大利西部片。

在这些西部片中,风格最接近莱昂内的是托尼诺·瓦莱里(Tonino Valerii),他的《最后的愤怒》(I Giorni dell’ira, 1968)是一部不被人熟知的杰作。影片由李·凡·克里夫和林戈的扮演者朱利亚诺·吉玛主演。这个故事像莱昂内西部片一样,具有宽阔的历史视野和雄心,角色塑造充分,性格鲜明,并带有典型的莱昂内电影成年男人的游戏色彩,影片中许多段落堪比莱昂内的经典段落,比如把中世纪的骑士决斗形式,嫁接在牛仔决斗身上,凡·克里夫和一个牛仔在飞奔的战马上,一边给来复枪上火药,一边策马飞奔对决,强烈的蒙太奇对比让时间无限膨胀。1973年的《无名小子》就是莱昂内与托尼诺·瓦莱里合作的作品,这是意大利西部片后期的名作,讲述了一老(亨利·方达)、一小(特伦斯·希尔)两代快抢牛仔的友谊和故事,后者帮助前者逃离江湖追杀,前者则让后者变成成熟老练的接班人。影片对美国西部片和意大利西部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隐喻,有某种英雄老去,日薄西山的苍凉感叹之味。


4、它为什么能成功?

意大利西部片的制作水平远远低于美国,而且艺术质量参差不齐,制作粗糙简陋,常常是这部还没有上映,续集已经开拍。除了少数优秀作品,其他电影都情节夸张,逻辑荒诞,可问题是,为什么这种西部片还能在1965年到1975年间火起来呢?

意大利西部片出现时,美国西部片已日趋衰落。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在《双虎屠龙》中放弃了西部世界的乐观精神,并展现了西部开拓史上良知的泯灭。另外一部著名西部片导演安东尼·曼(Anthony Mann)曾在与詹姆斯·斯图尔特合作的五部西部片中对山川河流和西部人的探险精神进行了歌颂,但他在1960年代初退出了西部片创作。这个时期最著名的美国西部片导演是山姆·佩金帕,他的西部片明显受到1960年代中电影愈演愈烈的暴力画面和西部历史的修正主义影响,把英雄主义与西部险恶的道德环境对立起来,拍摄了《山谷枪声》、《日落黄沙》和《比利小子》等悲观的作品。1950年,好莱坞共出品了150部西部片,西部片占北美上映影片总数的34%,但到了1963年则下降到9% (Christopher Frayling, Il était une fois en Italie: les westerns de Sergio Leone, Édition de la Martinière, 2005, Paris, p.171.) 。造成美国西部片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是西部片在美国票房的下降,美国观众的兴趣转向了新的人物和类型上。此外,西部片的拍摄成本比较高,演员必须要会骑马玩枪,而且拍摄受背景限制,服装、道具和枪火的制作费比较高。1963年,美国著名影评人宝琳·凯尔(Pauline Kaer)撰文称观众之所以还去电影院看两眼西部片,完全是想看看詹姆斯·斯图尔特和约翰·韦恩这些黄金时代的老牛仔还能不能骑上马。但是,欧洲观众对西部片有着持续的热情,西部片在欧洲培养了大量影迷,是战后一代青年最喜欢的电影类型。尤其在意大利南部,西部片始终是最受欢迎的类型。当美国西部片产量下降时,欧洲观众对西部片的热情不减。同时,意大利人模仿美国史诗片拍摄的神话片耗资巨大,导致意大利电影工业出现投资信用危机。1950年代中期,意大利的年度总票房约为8亿2000万人次,但到了1963年,下降到6亿8000万人次。银幕数量还是那么多,青年人却没有电影可看,欧洲的制片人才考虑用小成本模仿美国西部片以满足意大利国内观众的需要。人民还想看,但已经没什么可看的了。当强大的市场需要指向某种生产成本极高的产品时,没有版权的粗糙仿制品就自然出现了。 换句话说,意大利西部片的兴起主要是经济规律的结果,而不是自发的电影运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山寨”西部片的倾销运动,当然,许多人在倾销中玩起了比原版产品更多的创意,用波德里亚的理论,这已经是“文化的后现代状态”了。所以人们在这种美国式电影中,添加了许多欧洲口味的元素:安达卢西亚的布景,意大利木偶戏式的音乐,木吉他、长喇叭和电吉他、电贝司的混用,化着意大利歌剧妆的妓女,年轻英俊的男主人公,南欧人的玩世不恭和越来越新奇古怪的、混合着意大利街头斗殴式的打斗动作。

意大利西部片的成功,还有一层原因,就是观众越来越厌烦过于严肃正统的美国史诗片。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意大利最卖座的电影是好莱坞的史诗片和神话片,主人公都是Maciste、Hercule、Ursusd、Goliath这些“肌肉型英雄”,这些人物以超人的生理威力震慑着大银幕,一年十二个月,每月都能在电影院里听到他们响天震地的怒吼,这些依靠不死之身而取得胜利强壮英雄越来越让人乏味。相反,意大利西部片的主人公多了一层复杂的技术因素,他们都是枪支弹药的行家,主要依靠高明的技术实力和聪明的头脑取胜,比如《黄昏双镖客》中的枪械、《黄金三镖客》中的大炮和《革命往事》中的炸药,意大利西部片的人物崇尚智慧,而身体强壮、表情凶恶的家伙往往一出现就会被干掉。史诗片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人所共知的,而意大利西部片的人物是正史无名的人物,他们有着自己的代号或绰号,比如什么Ringo, Django, Rojo, Indio, Gringo等等,这些名字毫无意义,他们在某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有着自己的传奇,仿佛现代城市某个街区的打仔和混混。此外,意大利西部片的人物与同时期另外一个电影中的成功形象比较相似:007詹姆斯·邦德,第一部邦德电影出现在1962年。从某种角度看,意大利西部片的人物似乎是穿越历史回到美国西部的007,他们不是无往不胜的大力神,而是依靠技术和智慧的快枪手。当观众厌倦了史诗片的“肌肉型英雄”时,开始垂青西部片里敏捷、装配特种武器的“大脑型英雄”。伊斯特伍德扮演的“无名客”很快就红遍意大利,而《荒野大镖客》的开场用剪影动画效果和电子音乐,就与007电影的开场非常相似。在意大利西部片中,通常是一位孤独骑士来到一个缺乏法治和道德沦丧的小镇,这个小镇通常被两伙邪恶的歹徒占据,经常是一派墨西哥人,一派美国人,两个帮派通常做着边境的非法生意。这个孤独骑士一定是一位不死的神枪手,他通常要经过一场情感波折或被人进行非人折磨(有时致残),最后凭借出人意料的技巧在一场长达十分钟的激烈火拼中干掉所有坏蛋。这种简单逻辑和幼稚的英雄主义在当时的意大利非常奏效。意大利西部片的英雄往往穿着非常特别的衣服,带着非常特别的武器(左轮枪、微型手枪、匣子枪、来复枪、机关枪和飞刀)等等。为了追求这种新奇,意大利西部片的英雄越来越超出想象,后来居然出现了独臂枪手、没有手的枪手、神父枪手、盲人枪手、哑巴枪手、癫痫病枪手、幽灵枪手,甚至某部电影里出现许多穿着同样黑色制服的同性恋枪手服从于一个名叫“佐罗”的墨西哥神经病。意大利西部片的反英雄色彩和无政府主义色彩特别受当时青年观众的喜欢,也受今天青年人的喜欢。谈到这一点,台湾学者郑树森认为美国西部片的没落是因为当时的“反战精神渴望和平,与西部片中的枪战杀人的情节格格不入” (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9页。)有关,这似乎并不准确。美国西部片的没落,一方面是因为西部片的制作成本太高,一方面是带有传统到的色彩的骑士英雄主义在青年观众那里失去了市场。而意大利西部片则比美国西部片更暴力(断手、断指、瞎眼、绞刑、断头、活埋和五马分尸), 塞尔吉奥·柯布西曾在一次电视访谈中说:“我会创造更多的死法,我有一百万种死法”,而且也更加随意和单纯,喜欢颠覆传统,百无禁忌,才受到青年欢迎。

意大利西部片的走红也与当时欧洲人特定的娱乐环境有关。在1960年代的意大利南部,电视还没有普及,电影院成为“前电视时代”青年人茶余饭后最喜爱的娱乐场所。那个时代,人们需要看电影就像今天的人需要看电视剧,所以对影片的质量要求不高。有了电视之后,多么粗制滥造的电视剧都有人喜欢,但电影制作则被抬高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人们对电视剧的质量从不追究,但对电影却非常苛刻。电影院是意大利年轻人晚饭后和周末的主要去处。费里尼的《罗马》和托纳托雷的《天堂电影院》里表现过1960年代的意大利电影院,这些电影院主要是由古老建筑改造的,放映条件一般,设施简陋,主要面向平民阶层,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目的去电影院看电影。而且,那个时代的观众并不遵守秩序,在电影院里随便吃着零食,大声说笑,有时就是纯粹为了消磨时间。意大利西部片特别迎合这种观影文化。莱昂内在《访谈录》中描述观众看他的西部片的情形,就是当时意大利影迷的真实写照。他们会在影片的好笑处放声大笑,在幼稚和穿帮的地方吹口哨,也会在精彩的决斗和结局之后长时间起立鼓掌。《黄昏双镖客》上映后,莱昂内的办公室突然闯进来三个青年观众,他们带着浓重的罗马腔问莱昂内:“导演,我们看你这部电影都看了20多遍了,花掉了100万里拉,可是您能说说那个上校与被害的女孩到底是什么关系吗?”这三位观众看了20遍,却始终没看明白李·凡·克里夫扮演的少校与回忆中的女孩是什么关系。其实,影片中在李·凡·克里夫与无名客伊斯特伍德之间有过一次短暂的对话,说道“这种事也经常会发生在兄妹之间”,暗示了他们是兄妹关系。可能这三位每次看到这段儿时,台词都被电影院里的口哨、尖叫和掌声淹没了。在那个时代,这种事经常发生在莱昂内电影的放映过程中。

(选自《莱昂内往事》译后记《莱昂内的电影与风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虹膜》杂志现登陆网易云阅读平台,最新一期购买链接:http://yuedu.163.com/source/782f6926b91843d889d7f4dd8355d039_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